心理医生手记(三十五)——“双减”政策下,“鸡娃父母”何去何从?
采访时间:2021年9月8日
采访地点:尊龙凯时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舒京平
案例摘要:“双减”政策
朋友圈曾经流行过这样一个段子:
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答: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肯定不够。
近年来,屡屡破案的“朝阳群众”和疯狂内卷的“海淀鸡娃”,一跃成为北京新型特产。“鸡娃”是一种用来形容望子成龙的家长给孩子打鸡血,疯狂安排学习和活动的新说法。海淀区的宝爸宝妈凭一己之力,在全国鸡娃圈杀出一条血路,还创造出了鸡娃黑话,堪称专业。比如:
青蛙:又称普娃,指成绩等各方面比较普通的孩子。
牛蛙:指能力突出的孩子。其中根据表现又分为天牛(天生优秀)、人工牛(后天教导)、澳牛(奥数优秀)、英牛(英语优秀)等。
荤鸡:指鸡血式地对娃进行语数外等应试教育。
素鸡:指鸡血式地对娃进行艺术、体育等素质教育。
班鸡:靠满满当当的课外班达到鸡娃的目的。
......
满屏鸡、蛙、牛在蹦跶,仿佛走进了农贸市场,鸡娃圈外的人往往不知所云,只能搔首尴尬一笑。有些父母秉承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鸡娃不知疲倦,有些家长感叹把孩子当牛、当蛙、当鸡,就是没当人,对鸡娃敬而远之。鸡娃圈与佛系养娃圈各自为营,谁也不服。
鸡娃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社会现象,除了正常的教育竞争外,背后也少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未出台前,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门庭若市,甚嚣尘上,资本负责贩卖焦虑,家长无奈照单全收。根据2018年智课教育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约70%的家庭接受在教育上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四成及以上,通过996从资本家手里获得的工资,转头又送回了资本家手里,弱小可怜又无助。但,鸡娃真的有用吗?
1.剧场效应
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一个剧场里,大家都坐着看戏。忽然,有一个观众站了起来(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但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观剧效果。
鸡娃亦是如此:少数人补课,提高成绩;多数人补课,提高分数线。所有人都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
2.成功之路
沉迷于鸡娃的家长,一般集中在“新中产一代”。他们曾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于是也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复制自己的成功之路: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幸福生活,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但这条成功之路却经不起推敲,因为各个因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相反,孩子在如此高压下,心理还健康吗?父母转移的焦虑,他们能否承受得起?2018年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自杀、自伤行为在中国学生男性中发生率为20.6%,女性中发生率为21.9%。《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我国有3000多万青少年(12-18岁)为抑郁症所困。
我们的父母,正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培养不快乐的孩子。
3.多元赛道
考上名校,是否就像鲤鱼跃龙门,跨越了阶层?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而互联网与自媒体平台的崛起,催生了更多新型职业,带货直播、微商、短视频、职业电竞选手、脱口秀演员……大众渐渐认识到,题海战术不是唯一出路,小镇做题家不是唯一方向,赛道多元,尽可野蛮生长。
“双减”政策后,孩子们撒腿狂欢,留下许多“鸡娃父母”大眼瞪小眼,焦虑困惑,不知何去何从。学习像长跑,揠苗助长可能一时有效,但长期来看总是得不偿失。孩子成长有自身的规律和节奏,疯狂鸡娃往往适得其反,不如试着改变想法,拥抱新趋势:
①增加亲子互动。鸡飞狗跳、鬼哭狼嚎、血压升高的作业辅导时间大大减少,小崽崽看着更可爱了,亲子互动,父慈子孝,一片温馨。
②运动!运动!运动!运动和多喝热水一样,看似一句废话,实则妙不可言,不信带崽崽试试。
③点亮生活技能。教会崽崽做饭洗碗洗衣服,扫地拖地擦窗户,既培养了崽崽的生活技能,又解放了你的双手,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④会爱会美会慈悲。提高情商与审美,培养稳定的性格与情绪,心怀慈悲,人间值得,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也许教育的目的从来不是简单地填塞杂七杂八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唤醒一个沉睡的灵魂,成为他自己,然后去追寻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