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心理医生手记(114)动辄上万的“研学旅行”,行还是不行?

     2023-08-07| 阅读次数:6665
    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心理医生手记
    心理医生手记(114)动辄上万的“研学旅行”,行还是不行?

    采访时间:202381

    采访地点:尊龙凯时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杨禄禄

    案例摘要:“研学旅行”的现实意义及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研学旅行”

     

    寒暑假期间,出笼的“神兽们”怎么度过才更有意义?有的父母鸡娃不倦,作业不够补习来凑,但“只学习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管束,孩子沉迷手机、网游,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习;有的父母挤出时间带孩子旅行,走马观花拍照打卡,似乎也没多大意义。而当看到“在京一周,影响一生”“名校访学,名师讲堂”“清北学霸零距离”“跟着院士去旅行”的“研学旅行”宣传广告时,你心动了吗?

     

    什么是“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虽然近几年才成为学生的假期“新宠”,但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在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又联合推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定式,但万变不离其宗,“研”是方式,“学”是目的,“旅行”是载体,归根结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教育形式。

     

    “研学旅行”,行还是不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旅行本该是基于实践的教育方式,通过参观、调查、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比如绍兴打造了“跟着课本游绍兴”为主题的研学品牌,将课本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等熟悉的场景活化眼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追寻鲁迅笔下的童年,在潜移默化中靠近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一次好的研学旅行能提供自主式的学习空间,锻炼孩子自主思考、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提供实践性的学习平台,提升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能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孩子在跨文化、多学科的环境中迸发出别具一格的感知。

    然而,市面上的研学旅行参差不齐,落在家长眼里更是一团乱麻。很多研学旅行打着“研学”的旗号,吹得天花乱坠,最终却沦为高价旅行的掩护和噱头,最近甚至出现花费近万元“清华北大研学游”却只能与校门合影等离谱的乱象。那么,除了老生常谈的安全问题,家长还应该关注那些事项,才能为孩子提供真正有益、有趣又有味的研学旅行呢?

    1.目标明确,期待合理

    野外探险徒步、军营生活体验、名校校园探访等等,研学的品类数不胜数。而“华丽的袍子,粗糙的里子”“只游不学的观光团”“只学不游的补习班”,也是当下很多研学游的真实现状。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研学产品的时候,需要有清晰的思考,明确本次旅行的目标,树立合理的期待。正如孩子不可能通过几日的军训就变得坚不可摧,数天的培训就学会互相合作,短暂的名校参观就能博古通今,“了解”——“掌握”——“精通”之间横亘的是日复一日的练习与体悟。就研学旅行而言,家长不应该期待单次的、无体系的产品能够实现“掌握”“精通”的效果,同样也要避免多次的、体系化的产品仅能实现“了解”的程度。

    2.尊重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

    处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不仅在学习能力与方法上有天壤之别,对知识的需求程度也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没有哪一种教育产品可以无差别地囊括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所有学生的需求。每一种研学产品必定有其特定的实施对象,其难度、方法、过程都要与实施对象所具备的一般水平相适宜。就一个教育产品而言,并非越难越深刻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最好。家长在对比研学内容时,需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认知水平(理解和表达能力)与独立自主水平(自理和社交能力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锻炼能力,也能减少因能力不匹配所带来的挫败甚至创伤。

    3.注重研学“兴”价比

    在选择研学产品时,孩子的兴趣方向也是家长的重要考量之一。扎实的研学旅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孩子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体验,是一场“行可兼知”的探索之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学过程也是孩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带着兴趣去研学,孩子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应对,迎难而上,达到提升意志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效果。因此,对家长而言,着眼于当前,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和学习目标进行选择,放眼于长远,甚至可以与孩子的职业规划串联在一起。

    3.攀比心理不可取

    “暑假我去澳洲研学,你去哪里?”“我爸特意买了单反让我拍照”,“高大上”的行程、令人咋舌的价格,使得研学成为有些家庭和孩子之间相互攀比的筹码。在挑选研学产品时,一些家长和孩子比路线名气、比报价档次、比交通工具、比酒店星级、比出国次数,莫名陷入“家境比拼”“烧钱大战”,却忽视了研学旅行的真正意义。当研学旅行成为一种变相攀比,研学就变了味、失了色,更无法发挥出其该有的积极作用。而家长盲目的高投入、高预期,甚至可能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和膨胀感,更不利于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寓教于乐、融学于趣,研学打开的正是实践教育这扇窗,让自然和社会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关注研学质量和个体成长,合理期待、杜绝攀比,对于孩子来说才能真正“研”有所得、“学”有所获。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常州市第九人民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9758号-1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免责声明  中环互联网常州网站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