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心理医生手记(八十一)——别怪寄宿孩子不“独立”:孩子不愿住校背后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2022-10-31| 阅读次数:3275
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心理医生手记
心理医生手记(八十一)——别怪寄宿孩子不“独立”:孩子不愿住校背后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采访时间:2022年929

采访地点:尊龙凯时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李光建

案例摘要:孩子不愿住校背后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小欣跟在妈妈身后寸步不离,看着妈妈手脚麻利地为自己收拾回校的行李,小欣低垂着脑袋,可怜巴巴地问妈妈能不能不住校。妈妈深深叹了口气,想不明白为什么其他孩子都很快适应了宿舍生活,而小欣却天天想回家。实际上并不只是小欣,每到开学季或者长假后,总有一群孩子哭爹喊娘不愿住校,他们晚上睡不好,白天没精神,在宿舍沉默寡言,在教室无精打采,天天闹着想回家,学习成绩也受到很大影响,让父母愁容满面。

也许每个不愿住校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理由,有的吃不惯学校的饭菜,有的睡不惯宿舍的床,有的不擅和新同学交往,有的不会照顾自己,而归根结底都是个体在适应新环境时出了问题。

环境改变与分离焦虑:不愿住校的情况通常出现在升学后,升学意味着环境的改变,学生们不仅要尽快适应全新的环境,独立应对生活琐事,还要处理陌生的人际关系,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无助的情绪,希望回家寻求父母帮助。同时,寄宿生活需要长期远离家人,个体无法获得家庭提供的各种支持、安全感与自信心,对亲子间的情感关系产生影响,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断产生想要回家和思念父母的想法,出现比较严重的分离焦虑。

人际关系与学校因素:相关调查显示,在2万名新生的样本中,有21%的人遇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宿舍成员个体的差异性、自我中心主义、第一次过集体生活,难免不适应、独立意识增强、原生家庭形成的交往模式不符合当下社会、不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为了适应集体生活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有些学校过分强调教学成绩,忽视素质教育,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学科深度与难度的增加,学习内容与形式的改变,学习压力与升学压力陡然提高,即使原本在学习上得心应手的学生,进入新学校后也难免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寄宿生活在成人眼中或许并非难事,但对正困于其中的孩子来说却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住校生活。

家长层面:

家长总是对孩子寄予厚望,但进入新学校后,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来自年级中、同学间的竞争会让学生心理产生压力和波动,这就需要家长认清自我,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帮助孩子一起应对问题,减轻压力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有充分的耐心,给予孩子适应的时间,保持长远目光,不纠结孩子成绩的一时高低。父母平时可以多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照顾自己。同时,父母也要放下过多的焦虑,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不要总是事无巨细地过问孩子的生活,过分的关心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到温暖,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压迫。

学校层面:

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安排老师讲解新学校、新班级的整体情况,以此减少学生对新环境的不安全感。老师也可以多倾听学生想法,了解他们的住宿体验、入学感受等情况,适时给予指导与抚慰,帮助他们更好地过渡。一个有向心力的班集体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或主题班会来增进彼此的了解,提高凝聚力,减少离开父母的孤独感,让学生们对班级产生家的感觉,增进沟通,加强交流,进一步熟悉新生活,适应学习节奏,缓解学生对新学期的焦虑和畏惧情绪。

学生层面

曝光效应我们会偏好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快熟悉环境和变化的方式来度过适应期。比如可以花一点时间,多在校园内走一走,也可以花半天时间来整理新学期课程调整和各项变化,随着对环境和变化越来越熟悉,不适应的程度也会随之减少。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有一条人际法则称为“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尊重个体间的差别,宽容彼此的缺陷与不足,当我们满怀真诚与善意去对待别人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真诚与善意。

集体生活自有它的规则与节奏,与家庭生活大相径庭,他人也有自己的性格与习惯,与父母亲人大不相同。身处集体,我们可能无法和在自己家中一样随心所欲,也不能要求他人如父母亲人一般事事迁就自己,但在集体中学会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应对新挑战,如何照顾自己,如何与他人相处,却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必经的一课。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常州市第九人民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9758号-1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免责声明  中环互联网常州网站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