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108)——追逐光 成为光——青少年“追星”背后的心理动因
采访时间:2023年6月5日
采访地点:尊龙凯时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何益国
案例摘要:青少年偶像崇拜背后的心理动因及如何看待“追星”
近日,五月天演唱会持续高热,开售当天瞬间秒空,众多歌迷表示遭遇了“史上最难抢票”;王源演唱会上,大批身穿婚纱的粉丝现身,更是将演唱会的氛围推向高潮。激动的心、颤抖的嗓音、挥舞的荧光棒,让人心潮澎湃。随着疫情的阴霾逐渐褪去,演唱会终于再次回归我们的娱乐生活。
饭圈里的少男少女乐此不疲,饭圈外的人可能不明所以,“追星”行为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追星:一段遥远而热烈的爱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用来描述人们爱上明星的这种关系——拟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s),简称PSR。如果你非常了解一个人,甚至迷恋或者爱上了TA,但TA却对你一无所知,那么你就身处在一段“拟社会关系”里。拟社会关系是一段单向的关系,最常见的就是粉丝对明星的爱慕。
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明星后面追随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追星一词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
追星是偶像崇拜的一种,偶像一般是指理想化、完美化、非凡化和浪漫化的人物形象,是如“高岭之花”一般的存在。而崇拜,是一种以真挚不渝的热情,去效仿某种可钦佩、可敬慕的品格与行为的努力。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人在青少年时期对其喜好人物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依恋。
追星:追寻心中的理想自我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走偏”“学坏”“成绩下降”,百般阻挠孩子追星,但偶像崇拜其实是青少年时期的正常现象,具有合理的心理动因。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对于偶像的崇拜本质上属于一种自我防御,以转移青春期的性冲动和社会交往带来的焦虑。偶像是紧张苦闷生活里的一束光,承接了青少年无处宣泄的情绪和对情感的渴求,也让渴望得到肯定和崇拜的青少年产生模仿、认同、臣服的行为。
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在此过程中,大部分青少年相对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很容易产生依恋心理,将情感投射到代表自身欲望与理想的偶像身上。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是由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既包括各种社会媒体,也包括周边群体的影响。各路明星的活动、路透、造型、八卦等报道应接不暇,社交网络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娱乐消息,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青少年会将荧幕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和目标。同时,在一个群体中,青少年需要与周边追星人群保持一致,以避免群体压力,这一从众心理也会致使青少年出现偶像崇拜行为。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观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从普遍意义上讲,青少年在生理上的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目前正处于安全需求、归属需求以及尊重需求三个阶段。大部分青少年对自身还没有客观的认识,对未来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尊重,却总招致矛盾与不解。在这种迷茫、困惑的心境中,青少年急需一个具体的目标对象,而偶像就像理想中的自己。在偶像的指引下既可以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也能够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而且在一点点向偶像靠近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追星:不压制,不放任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对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不计回报地无条件付出时间、金钱与爱确实是让人匪夷所思的疯狂行为,就像从经济学层面无法解释鹿晗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1314万封“微博情书”、唱片市场低迷的情况下AKB48接连破百万销量的专辑、TFBOYS“三小只”生日收到的来自粉丝赠送的4万平米月球地表、小行星及各种应援礼物。但在粉丝给予偶像支持的同时,偶像其实也在给予粉丝力量。“你有没有爱过一个遥远的人,他从来都不让你失望,他是你的勇气和力量,他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偶像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他让孤独的人找到了归属,让伤心的人得到了安慰,让迷茫的人坚定了方向,让压抑的人拥有释放现实枷锁的精神空间。
追星不该被压制,但也不应该肆意放任。同样是追星,有的人追成了十项全能,有的人耽误自己一事无成;有的人在不断汲取力量向优秀靠近,有的人在打榜掐架中逐渐迷失自己。追星并不是追求越多越好的专辑,也不是追求越近越好的演唱会座位,更不是追求越贵越好的“爱豆同款”“偶像最爱”,而是要借着他们的光芒去看自己未曾看过的风景,汲取他们的力量去做同样闪闪发光的自己。
何炅说过:“就算你的偶像再了不起,全世界最可爱的人还是你自己,他永远和你是有距离的,他是一颗星,但你是自己的太阳。”我们能做的,就是向着这颗星,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太阳。